【白峰·行走随笔】第59篇·卖花椒
2019-08-21 06:32:44
  • 0
  • 0
  • 0

卖花椒

 

作者:白峰

【白峰·行走随笔】第59篇·卖花椒

【白峰·行走随笔】第59篇·卖花椒

【白峰·行走随笔】第59篇·卖花椒

 

 

   一年一季的花椒红了,田野里正在忙着采摘,场院里正在忙着晒花椒,一到中午或者下午,收购花椒的客商开着各种车辆,面的车、三轮车,从集市里赶到村里,把正晒好的花椒,经过讲价还价,双方达到协议,收购花椒的客商忙着掏钱,卖花椒的农民们高兴地收钱,在一进入伏天和秋天,这样的收购和交易就是家乡农村的一道美丽的风景。

    周日,回老家看望老娘,一进家门,母亲正与元龙来的几位客商一起谈论花椒的价钱,母亲把两包子晒好的花椒从房子里移到院子里,客商打开花椒麻包,手伸进包子里,从高到底,都要手抓些不同方位的花椒看看,一看花椒的颜色是不是一到底的红,二看花椒籽儿多与少,三看花椒干净不干净。然后才出价,先是客商给了5元钱,我一听吓了一大跳,如今花椒价快七十五六元了,怎么才给5元,一细听,这就是不说整数,只说零,从零头上砍价格,母亲说你低于8元不卖,这样,经过一番讨价还价,最后客商给到7元再不出价了,就是每斤67元,这时母亲还有些犹豫,我劝说,行了,67元已经是天价了,近年来就没有这价格了。


   母亲的两包子花椒出售后,收入就上万元,母亲露出了笑脸,似乎这是对他最近在田野里采花椒,场院里晒花椒的回报。

   其实,出售花椒就如同炒股票,这话一点儿不假,而且是一天一个价,不同的人的花椒价格也不同,这一方面与花椒的质量有关,看色看净看质的结果,另外也是市场调节的结果。就是四川等地的客商在元龙花椒市场的多与少,如果多,到村子里收购花椒的人也多,价格就自然高,如果客商少,收购花椒的价格就上不去了。

   可不是,刚开始大红袍花椒价格从75元一直涨到80元,硬是没有冲上85元的高度,可秋天到了时,大红袍的价格顿时下跌,从80元下降到60元以下,那些椒农一边采摘一边就出售的还卖了好价钱,而只顾采摘,等最后大价钱的,顿时每斤花椒少卖20多元钱,那些一时没有准确把握市场的椒农们顿时气得直跺脚,据说,就在母亲的村里,有人手头积压的大红袍花椒少说要上万斤。

   如今已经是收购秋椒的时候了,秋椒与大红袍比,颗粒大,皮更厚,麻味更浓,但价钱超不过大红袍,从刚开始的32元起步,也是一路冲高,如今涨到38元每斤了,但有了经验的椒农们也是一边采摘一边销售。母亲也是见好就收,一有晒干的花椒,有客就卖,这样到我接她回城里时,她的花椒剩下几十斤,就卖了一个高价,38元出售了。

   母亲似乎还不干心,想等一个好价钱,我劝说了一番,如今是市场经济,花椒的价格受市场的影响,而且似乎有些股票的特征,价格一天与一天不是太一样,并且更有风险,据母亲讲,每年采摘花椒快结束时,花椒的价格就会降下来的,这也是由于远处的客商都已经选购的花椒钵满盆溢,在他们离开时,自然价格会降下来,本地客商也不会花钱收购大量花椒囤积起来,这样活钱就变成了死钱。

   花椒的价格,近年来一直在飙升,从我记事起的两三元一斤,如今涨到50元的价格了,可见涨了不知多少倍,就在二十年前,我当时记得很清楚,我考上大学时父亲给我准备的学费就是花椒,我一个暑假帮父母采摘花椒,快开学时,父亲把花椒拿出来准备卖了给我准备二百多元的学费,那时一斤花椒好的才卖个8元钱,记得父亲两三包花椒才能卖个二三百元,而且那时收购花椒更细,花椒先要分出个一二三等来,一等价格高,就是从色气上看,然后还要把花椒放在院子里,院子里铺一个塑料布,客商们自己拿着筛子和簸箕,把混在花椒里的椒籽儿再筛干净,把花椒里的椒叶子簸出去,还有花椒把也要都筛簸干净,可以说是真正收的是硬通货。

   如今收购花椒,椒农们只等在家里就行了,不用把花椒拉到集市里去,客商会主动找上门来,而且也不用分等级,选购花椒看一下你花椒的颜色,花椒籽儿多少,就能确定价格,然后直接收购后,进了客商的麻包,至于椒籽儿的最后的完全分享和花椒把子,都会有机器去做,这就有些“萝卜快了不洗泥”的感觉,岂不知,这是花椒买卖形成的新的规矩,新的市场行情而已。

    卖花椒,卖出去的是花椒,收回来的是真金白银,鼓了的是农民的腰包,富了的是农民的口袋,是农民大力发展花椒支柱产业带来的效益,获得的民生实惠,享受的幸福生活。

 
最新文章
相关阅读